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2024年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合集11篇)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1篇

1 充分认识妇女在文化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及优势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环境和妇女的紧密联系使妇女在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与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更积极的角色。在我国,女性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直接影响。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以及在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优势,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昭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区级文化单位即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17个乡镇3个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等二级构成。区级文化单位现有人员112人,其中女60人,占。女性中专学历14人,占;大专30人,占50;大学16人,占。女性50岁以上3人,占5;40岁~49岁11人,占;30岁~39岁23人,占。20岁~29岁23人,占。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97人,其中女30人,占。女性学历中专12人,占40;大专10人,占;大学8人,占。女性中50岁以上4人,占;40岁~49岁8人,占;30岁~39岁15人,占50。20岁~29岁3人,占10。

从上面全区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人员性别数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无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妇女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同时在就业、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两性地位平等,关系协调,达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妇女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着力改善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开创妇女事业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2 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载体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妇女作为文化建设载体的主力军有其独特的视角与作用。

昭通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古遗址、古墓葬、碑刻、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记忆遗产分布于全市十县一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昭阳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区这一主线,文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昭阳区先后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区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强区”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昭阳区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昭阳区每个乡镇均成立有1支业余文艺队,参与者女性占到92以上;城区现有6个文化活动广场“大家乐”,每个广场均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队带领群众跳起广场健身操,参与者女性占到93以上,每天傍晚参与健身操的群众达2600人次。全区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居,千场演出进”活动,即昭阳区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每年赴全区182个社区、行政村开展送戏下乡百余场次,乡镇业余文艺团队赴自然村开展千场演出。其中演艺公司有女性演员26人,占总人数的62;业余文艺队女性占92以上。昭阳区目前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广场文艺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四筒鼓舞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业余文艺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均是女性成员,其中82的业余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昭阳区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昭阳区广场健身操成员95以上是女性,如木兰健身操协会、迎丰文艺队、文联艺术团和花灯协会等成员均是女性。二是领导挑大梁。昭阳区文化馆的馆长、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均是女性。在文艺表演中则以女性表演为主。三是创作有热情。大型情景诗《鹤舞高原》中女性演员占76。民族健身操《拽脚舞》、《回族健身操》的编导、主演全部是女性。成功编导完成昭通首届彝族文化节“彝族分支圣地 神奇乌蒙昭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就是由文体局女局长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女董事长共同主导。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昭阳区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0年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文艺演出中,参演节目喜获昭通市妇联颁发的“最佳表演奖”。 在代表昭通市参加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比赛中,参赛的五个节目,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2个。2011年新创民族舞蹈《回族健身操》参加全民健身日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比赛获得少数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二等奖。2012年编排剧节目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舞蹈大赛,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演艺公司的技巧类舞蹈《跳老虎》作为昭通唯一有参赛资格的节目入围决赛,获十一名。演艺公司代表昭通市参加中国昆明福保文化艺术节,展演节目获二等奖。这些奖项的取得,都是女性编导、女服装,以及女演员成果的展示。

3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活动影响有待扩大。由于昭阳区财政吃紧,政府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活动,受人员、经费和文化设施制约,造成活动人员少、散不能形成规模。各地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不平衡。

二是组织中的人员老化。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成员主要是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64个业余文艺团队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人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即便每年区文化馆都对业余文艺队伍中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但要实现全部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受环境、资金等因素制约,难以普及。加之在组织中缺少懂文化、热爱文艺的带头人且年龄偏大。所以演出的规模偏小,节目单一,艺术品位不高。

4 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环境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氛围,离不开妇女这个“半边天”。妇女要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女组织在参与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一是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昭阳区文化部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社区业余文艺团队每年都要参与全区大型群众广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各文艺健身团队,参与省、市的各级文体项目的比赛,引导妇女在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愉悦身心、共同进步的同时,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二是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在文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妇女群众,她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大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节目的素材来自最基层,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吸引了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要加强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注重增加活动的文化含量,使活动成为凝聚人、教育人、娱乐人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使妇女文人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真正做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而且,妇女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她们在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同时也共享了文化大餐的丰硕成果。

三是引导妇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活动中弘扬文明风尚。妇女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区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如在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中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积极创建文明家庭、特色家庭活动及美德进农家、廉政文化进家庭。

四是推进妇女教育培训,满足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现有业余文艺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尤其要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并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抓实抓好,着力提升文化队伍建设的品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妇女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妇女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健康等不同层面的需求,组织举办知识竞赛、劳动竞赛、讲座咨询、文体竞赛、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证,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为丰富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妇联:《肇东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省妇联研究室》2012年05月16日

[2]岱山县妇联:《对妇女组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研及思考》,岱山县妇女网(http:///),2011-03-28。

[3]杨敏:《浅谈如何发挥女性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口市妇联网(http:///),2012-11-01。

[4]兰干乡党委:《现代文化为引领 构建农村妇女和谐幸福新生活时》,(http://),2013-7-15。

[5]张丽丽:《努力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促进女性与城市和谐发展》,上海女性(http://),2011-4-29。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融入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为客观反映全国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了解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和农民工文化需求对接程度,课题组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阜阳等地开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回收有效问卷4989份,完成访谈问卷576份,收集全国各地农民工文化建设典型个案68份。本文在文献查阅、问卷分析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研析反映农民工文化建设价值,简要分析农民工在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习惯及能力、文化资源供给与保障,对政府、企业、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研究提出搭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文化平台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群体,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了人口红利。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较前有所改观,但是和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基本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直接影响农民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生活质量,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城镇化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

1.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客观需要。农民工基本需求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农民工物质需求主要指吃穿住行和社会保障,精神文化需求是指参与、创造、分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以及实现个人及家庭未来梦想。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已从满足物质需要转向渴望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文化需求也从过去的单一、单调转向目前的多元、多样。他们最现实需求是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最渴望他们的子女能接受城市良好教育,最高精神需求是父辈或自己成为“末代农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均等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权益,促进农民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3.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然需要。农民工是否真正实现城市融入主要体现工作融入工厂、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三个方面,其中最能体现城市融入、农民工有认同感的首推文化融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城镇化率的提升必须大量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然而,目前的要物不要人、要地不要人、要形不要文的城市化模式日渐式微、难以为继。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农民工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的理解、认同、接纳和尊重,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引导农民工参与城市文化创新创造,反过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乡村原汁原味、有乡村气息浓郁的文化形态,提高城市居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觉水准。

4.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的长远需要。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他们是我国城市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这一群体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渴望体验城市文明、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接纳,渴望更多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休闲娱乐。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文化涵养和文明素质,能够引导农民工培育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遵纪守法的价值操守和诚实守信的人生信仰。

5.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要。由于农民工“无闲”和“无钱”,文化生活普遍贫乏、文化消费不足、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处于文化饥渴状态。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可以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农民工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他们寂寞无聊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以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和发泄空间,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减少甚至消除他们参与赌博、、滋事、犯罪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的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民工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农民工的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得到逐步落实,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成果也开始涌现。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传承、内部阶层分化、社会政策、城市融入及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王春光首先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及农民工精神文化问题,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特征是从流动到移民,其社会后果是“半城市化”。贺雪峰则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适应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有体面回乡和永久性离开农村两种实践逻辑,结论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不下去,多数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生活。华中师范大学于2005年在全国开展了农民工文化状况调查,出版了专著《游走在城乡之间——来自安徽、四川和湖北内陆省份农民工的报告》。2007年,宣教局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影响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体制因素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制度安排。2010年,文化部围绕“决策参考,指导实践,推动立法”的研究目标,组织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共设置了10个一级课题和32个二级课题,其中许多课题涉及农民工文化建设。2011年,文化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2012年,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调查”,推出一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状况的调研成果。

总体来说,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研究尤其是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许多学界和政界的研究成果已从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涉及农民工文化建设、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命题,但多是工作总结性的,辅以简单调查数据分析的研究,仅仅是解决了城市政府“该不该”的问题,未能从我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考量,也未能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视角进行研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政府“能不能”的问题。

三、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正在从从属、潜在需求向主导、现实需求转型,由于政府缺乏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基本服务的严重缺位,加上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的对农民工文化的轻视、忽视,农民工群体只能自我形成一个“次文化圈”,文化生活呈现“孤岛化”、“边缘化”特征,文化生活单调,心理压力较大,文化消费较少,文化需求难以满足,文化权益亟待得到保障。

1. 对文化生活关注度较低。由于挣钱养家是农民工首要目标,加上缺少休闲时间,农民工对文化生活关注度普遍不高,许多人认为文化生活可有可无,进城打工关键要能挣到钱、多挣钱。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同事经常谈论的问题有经济问题()、工作问题()、住房问题()、社会问题()、文化娱乐问题()和生活问题()。农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和强烈的代际转型趋势,少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关注前卫、时尚文化生活,能够主动介入、积极参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

2.参加文化活动比例较低。统计表明,农民工经常参加单位文化体育活动的人占,偶尔参加的占,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占,根本不知道单位文化活动的占。在调查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时发现,每年参加1~2次的占,3~4次的占,5次及以上的占。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在城市尚未真正享受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他们仅仅是作为“企业职工”远没有成为“社区公民”,参与经济活动多而参与文化活动少。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比较贫乏,平时由于劳动时间长,闲暇时间少,下班后大部分时间是看电视、手机上网、睡觉聊天或逛街购物,所占比例分别为、、、,参加文体活动()、旅游度假()、看电影去歌舞厅()、教育培训()、去“三馆一中心”等()较少。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3篇

关键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一、广西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国家已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一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坚实基础。”[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广西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到2020年,把广西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

目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在各级政府扶持、文化部门指导、社会各界支持的创新服务和典型示范引领下,广西农村文化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100%覆盖县、乡、村,打造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到2011年底,广西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来宾市从2008年起,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面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在统筹城乡基层文化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来宾市各项文化惠农工程的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坚决支持和衷心拥护,并主动参与到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当中。“天天演、周周训、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常年举办的“农民歌手大奖赛”、“农村文艺大展演”等群众性文艺赛事活跃了群众文化[3]。大型文艺演出“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节”、“迎春山歌擂台赛”、“激情广场大家唱”,“八仙女评选”等活动已成为桂中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广西农村文化事业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产品、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手段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的良性文化建设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利用重大节庆和民间传统节日进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常办常新。

二、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步伐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广西许多县、乡、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村镇虽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陈旧书刊居多。许多农村书屋符合农民需求的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由于受场地、设施、经费、人才等诸多因素限制,乡镇文化活动很难开展,即使活动开展较好的乡镇,也一般只是在过年期间举行的篮球赛、猜谜语、歌舞表演之类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内容不丰富或缺少吸引力,人民群众家庭式消遣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农村文化设施普遍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功能少,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由于农村缺乏公共文化生活,农民很少参加或不参加文化活动。有些地方有一定的文化生活,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由乡(镇)、村组织举办的或者以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的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大部分是由中老年人和退休音乐老师组成,基本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参加人员均未经专业指导,且总体规模小,青少年及专业文化队伍比重相对过低。“文化下乡”、农家乐等文艺活动演出多数是一些简单的巡回演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上以单向输送喂食式的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为主,缺乏长效机制,且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为主的内容也与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脱节,并没有得到基层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真正适合农村农民多元化需求的文化形式非常缺乏,因此,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和枯燥,空闲时间的主要消遣方式是看电视、闲聊、打扑克和打麻将。由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许多低俗和消极文化乘虚而入。

(三)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

很多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也存在利用率不高、长期闲置等问题。一方面农民希望地方政府提供技术培训、文体活动等;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某些农家书屋形同虚设,“电影下乡”的影片内容缺乏吸引力,看电影的人数较少且呈无组织状态,农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农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

(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4篇

家庭文化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是家庭成员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家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先分析家庭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再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存在建设的困境,最后就家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家庭文化;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家庭模式的转变、家庭文化的变迁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家庭成员间的独立、家庭功能的弱化给现阶段的社会治理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我们亟需正视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家庭文化,让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助力,最终达成国家这一大家庭的和谐。

一、家庭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一)家庭文化的内涵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之一,是具有生产、消费、抚育和赡养、教育、社会交往等功能的小型社会群体。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其往往会以“家风”“家规”“家声”等形式存在,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

(二)家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建和谐社会先要构建和谐家庭,而和谐家庭的构建又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如前所述,家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能够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丰富家庭成员的文化生活,抵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培养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家庭文化建设夯实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领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二、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家庭文化存在的问题1.缺乏孝道——老无所养“孝道”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最大特色。“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本是子女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然而当前我国家庭中的老人却日益边缘化。年轻夫妻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或孩子身上,留给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忽视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甚至不尽赡养义务,以至“老人被扔荒郊等死”等令人心寒的恶行时有发生。虽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压力大,社会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保障系统还未健全,家庭养老还是主流,赡养义务不可逃避。2.缺乏教育——幼无所教抚育后代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当今中国家庭基本上能做到对子女的物质供养,但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对孩子当作“金丝雀”,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反而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傲慢。家庭条件差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守的孩子往往因为缺乏关爱而自卑,性格孤僻。无论是“金丝雀”还是“留守儿童”,父母给予他们的都只是物质供养,而家庭教育绝不只是物质供养,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等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殊不知,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最好的导师。3.缺乏忠诚——离婚率高婚姻关系是家庭构成的基础关系,婚姻文化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3但当今社会,闪婚闪离、婚外恋等非理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民政部门每年的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可知,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数量和法院办理的离婚数量逐年攀升,2011年有万对,2012年有万对,2013年到达350万对。4虽说离婚也是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但其带来的后果也应引起重视,夫妻离异意味着夫妻双方感情的破裂,同时也给子女的心灵带来创伤。此外,婚外恋也是严重威胁家庭和谐的毒瘤,“有婚外恋的家庭没有幸福感可言,婚外恋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不道德的恋情。”5婚外恋违反了夫妻双方忠诚的义务,婚外恋往往是离婚的前奏,更有甚者会导致家庭暴力。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婚外恋等有碍家庭和谐的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和谐。

(二)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家庭文化变迁传统的家庭文化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主旨。这种家庭文化的优点在于“整合性”极强,亲缘意识浓厚因而能够很好地促成家庭成员的合作,完成家庭的生产、抚育和赡养功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理念的传入,我国家庭生活和家庭文化产生巨大的变迁。家庭文化上,由“仁”“孝”转变为“自由”“平等”“民主”。这种尊重自由、平等的家庭文化能够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家庭成员个人的解放发展。但是,如果没能把握这个“自由”的度,将有损于家庭应有的凝聚力,继而出现孝道丧失、离婚率居高不下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现象。2.活动形式单一目前,家庭文化建设主要采取单一的说教式手段,而家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说教式、灌输式等形式难以调动民众积极性,无法形成文化自觉,家庭文化建设只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3.物质投入不足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有好的想法,而无切实的保障措施是无法有效推进的。6家庭文化建设需要报刊阅览室、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宣传牌等硬件上的配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相差悬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缺乏物质保障。试想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都勉强,何谈文化消费。

三、促进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如果将这些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主流,就会激化社会矛盾,背离家庭文化建设的初衷。故家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崇洋,也不能一味恪守成规。家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义”“诚信”“孝悌”等元素,也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平等”“尊重”思想,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文化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尊敬长辈,传承传统美德,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人为本,要求关爱子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溺爱、不粗暴;以人为本,要求夫妻和睦,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彼此忠诚、互敬互爱;以人为本,要求邻里团结,邻里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二)发挥社区优势,丰富活动形式每一个家庭都处于一定的社区,家庭离不开所在的社区,社区是由家庭组成的,社区的建设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因此,家庭文化建设除了国家进行大力宣传外,更需要加强社区的建设来实现。7一方面,社区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家庭文化活动,让每个家庭都参与进来,从活动中宣传良好的家庭文化。比如,举办“亲子文化节”“悦读书家庭”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将家庭文化融入娱乐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区通知栏张贴有关家庭文化方面的文章、社会新闻,营造家庭文化建设氛围。厦门市瑞景社区举办了“品格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家庭沙龙、父母课堂等形式来帮助社区家庭塑造,搭建家长与孩子沟通平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把握舆论导向,发挥模范作用千千万万个家庭家风好,社会风气才能好,家庭文化建设应注重模范带头作用。党的_报告明确指出:“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家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正面事例,树立“勤俭之家”“廉洁之家”等家庭典型,树立“好媳妇”“好儿子”等个人典型,发掘身边的榜样,方可见贤思齐,反躬自省。厦门市组织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宣传敬老爱老、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的先进典型,获奖的家庭联合发出“弘扬家庭美德,共建美丽厦门”倡议,号召全市家庭积极投身家庭美德实践,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社会和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四)加大物质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家庭文化建设中应加大物质投入。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乡村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财政部门应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家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为民众的文化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家庭文化建设中还应建立物质激励机制,考虑不同的家庭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模范家庭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物质奖励;对有家庭养老需求的家庭给予住房政策倾斜。

四、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虽然家庭的结构在缩小,家庭的依赖性在弱化,但是家庭文化的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缺失与异化,导致家庭矛盾凸显,影响家庭的稳定,也阻碍和谐社会进程。只有树立优秀的先进的家庭文化,切实落实家庭文化建设才能够指导人们朝着和谐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2]刘静.三十岁的女人的婚外恋主题研究[J].运城学院报,2010(3).

[3]申小琴.家庭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J].经济师,2011(6).

[4]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5]陈旸.家庭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

[6]易银珍.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报,2013(7).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思想文化建设 基层组织 未成年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农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以农村为主体的基层输出的低成本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个低成本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持续,也带来道义上于情于理的说不通。置身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视野,我们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如何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紧迫的任务。“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育”出来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出发,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经济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而且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以人为本”。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是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更容易为基层群众所认同和接受。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根据调查结果,作如下的建议:

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层教育条件的改善,我国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高学历、高层次人员辈出,为广大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大部分常年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妇女,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较差,对现代农业和科技知识的掌握能力差,因此导致了新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和各种业余形式的职业教育等,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聘请专家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大家进行新型耕作。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第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促进农业人口自身陈旧观念被城市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实行城乡之间双向开放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改变农村面貌,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2 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极大的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就业结构迅速变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人,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政治经济文明建设,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牢记尊重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提高落实关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的精神状态,对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至关重要,而干部的精神状态,又与各个层级的领导干部是否善于发扬民主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真正运用好民主这个武器,就能调动起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并进而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个地区就前途无量。所以,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就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让群众心悦诚服地跟你走。只要能把发展生产、化解难题等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就一定能够形成“以软促硬,以硬支软”的生动局面,真正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实际意义。民主法治的要害是要搞好制度安排;好的民主法治,实质就是一套好的制度、好的运行机制一个干部好不好,有三个维度:在任时干得好,群众得实惠;卸任后留下一个好基础,继续造福一方;留下一套管用的办法和制度。前两条大多数干部能做到,第三条要求各级干部,带头讲民主,讲法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 着眼未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可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赢得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毫无疑问地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特别是道德及道德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的杂糅,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呈现多元化。为了在社会转型期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出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在于弘扬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夯实未成年人的价值追求,拓展未成年人的创新品质,坚定未成年人的和谐理念。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新星,而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则关系着整个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随时储备新兴力量。比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综上所述,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需要治疗在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下发展起来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拜金主义心态,让自食其力、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实体经济理性价值观重新回归人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小平.社会转型期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9,(1).

[2]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50.

[3]尚银.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3.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6篇

关键词: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在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沈阳市文化体系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尤其是社区文化的活跃,使得城市基层文化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乡镇和村级的文化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活动项目、文化队伍等,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我们迫在眉睫的课题。

1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沈阳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比较高,给人们提供的文化资源比较少。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形式很单一,参与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有组织的知识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动很少。其实很多农民非常喜欢阅读一些农业科技书籍和科技类报刊,但这些书农村的图书室很短缺。绝大部分农村图书室图书的数量不多,有的几百本,有的几千本,有些乡村的图书馆的书籍很陈旧,破损也比较严重,翻阅的几率很小。一些乡村图书馆里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社会捐赠的,或者是扶贫捐赠,农民很难看得懂。很多乡村的农家书屋只重建设不重管理,服务手段单一,农民很少光顾,农家书屋成了摆设。

1.2缺少人才。人才问题是制约沈阳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沈阳农村既缺少管理人才,也缺少经营人才。县级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会操作,对电子文献和网络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也不了解,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适应。沈阳有些乡村的文化馆专业人员少,无法对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也很难开展业务。

1.3财政投入不足。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农村文化工作的文件都要求增加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确提出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现在还有很多乡村达不到要求,财政对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投入很少,图书馆的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都得自筹。有些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阵地变形”情况。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由于没有经费,常常借助经营和出租房屋来交水电费、维修费等,这减少了主营业务的场地,严重影响文化业务的开展。

2完善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2.1激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动力。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出钱又要出力。基层需要主抓服务,政府需要出钱投资文化产业,这才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如果只注重基础建设,相关配套的服务跟不上,工作还是不到位。现在沈阳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文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就需要解决,应该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动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保证基层农民的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得以提高。

2.2增加投入。从沈阳市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为了适应市场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和民间组织共同承担起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以实现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可以建立“地产与文化千分之一互动”共建机制。以省委、省政府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具体内容为:省、市(县)、乡镇,在做政府性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建设居民小区的投资总额以及居民购买住房所缴纳契税中提取千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2.3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图书馆联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主要是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所以,政府应该在数字资源上增加投入,引进人才,促进数字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借助网络实现数字资源平台的对接,让广大农民读者受益。当然,这需要乡村有网络,有电脑,才能实现数字的共享,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地文化服务。这需要一批专业素质比较高的管理人员,建设具有综合服务的文化站,完善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使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让文化站成为各个乡村娱乐的场所,成为乡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进而成为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平台。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农村文化工作;特点

1 农村文化工作,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不平衡,乡镇之间,村屯之间,甚至本村的农民之间差异较大,由于经济收入上的不平衡,农民对于文化消费,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比较富裕的农村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也比较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文化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好,质量和水平也比较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也相对较好,基本上达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农业经济尚不够发展,农民收入偏低的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很有限,有的村虽然建立了文化活动室,但设施简陋,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少,有的文化室由于活动少,甚至改作或兼作它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农民的思想素质比较低,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不太高。这些尚需要文化部门、龙头单位、乡镇政府和文化站在因势利导和教育引导上多下功夫。但切不可强求一律,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2 提高文化修养,开展文化活动

要针对农民的文化修养、风俗习惯、当地的风土人情、兴趣喜好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尽可能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在东北地区既有黑土地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东北农民所特有的业余娱乐喜好。如东北民间大秧歌,包括踩高跷、跑旱船等,还有二人转、拉场戏、单出头等带有地方特色的节目都非常受欢迎,农村广为流传的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对二人转情有独种。每逢年节、挂锄、冬闲时节,甚至在田间地头,村民们自发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这些特色节目,有些是农民业余文艺骨干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多彩。在农村绝大多数村民都会哼哼几种二人转的曲调。而且触景生情,可随意改调填词,很有趣味。县文化和乡文化站,在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培训时也应侧重于培养他们对这些传统地方节目的创作和表演能力。在每年组织的科普文化大集、文化三下乡、农村文艺汇演,以及下乡巡回演出等活动中,也应注重于编排这些倍受农民、富有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节目。从而,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农村文化工作必须要解决好“农民化”的问题,不能不突出特色,不能“曲高和寡”,从形式上首先要适合农民口味,“旧瓶装新酒”。在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只有农民乐意主动接受了,才能真正起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8篇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意义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现状

农民自办文化属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当前*区的农村文化活动基本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援助和扶持下开展的,有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氛围。各乡镇文化站充分利用有限的设施,积极开展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不定期对农民群众开放,适时举行读书、象棋比赛等活动,另有一部分文艺爱好者也常在文化活动室互相交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相对较好的乡镇有曲濑乡等。曲濑乡共有12个行政村,总人口万,有一支舞龙队和一支民间乐队。已有图书阅览室的村1个,文化休闲广场2个,娱乐休闲场所1个,筹建中的篮球场4个。*镇有龙灯队20人,狮灯队6人,唢呐队8人。还有禾埠乡、兴桥乡的民间舞龙队活跃在本乡各村,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大部分乡镇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未开展起来,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审美观亟待提高。部分村委会的农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活动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仅有场所,没有书籍和娱乐器材,有些村委会甚至农民活动场所都没有,使得有些农民活动难以开展。这与各乡镇文化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是“空壳”,有些乡镇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设施等,有些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务正业”,被分配做其他部门的事情。从调研中了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还是非常渴望的,随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目前文化活动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还不够。一些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

2、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场所阵地。*区大部分村缺乏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部分行政村办公地点小,要挤出一部分专门搞文化场所,实属不易。演艺队平时训练主要在简易的晒谷场上,雨雪天则挤在队员的客厅中,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同时,在文化设施上,设备陈旧,同时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存在设备散失或损坏的情况。20*年上级部门在我区设立农家书屋共有21个点,将对缓解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起到一定的作用。

3、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主要靠村级经济挤点投入和农民自筹,可谓杯水车薪,仅够维持开展简单的文化活动所需,无法满足扩大规模和更新内容的资金需求。如:西村村委会一农民自办演艺队,表演用的“狮”“龙”“蚌”等道具损坏多年,因村级经济薄弱,无法修复器材,导致几十号人的演艺队在家“休业”。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所以,农民普遍反映:“文化我们很需要,就是没有钱去享受,希望政府在文化服务时,尽量使农民少花钱,最好是不花钱。”

4、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农民剧团缺少新鲜血液,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不高。

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出发,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开展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9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整理分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两方面内容,狭义的土地整理则仅指农地整理,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大都属于农地整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农用地整理。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目标仍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 尚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阶段,这就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1土地整理的内涵

土地整理的实质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制约或限制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其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土地整理强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互结合

土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有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土地整理本质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

土地整理是通过影响土地的经济供给因素,如提高土地经济能力和数量,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土地整理来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是解决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土地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土地整理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土地整理应追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生态上平衡,经济上有效,社会上可行。

2规划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

规划设计思想与现行农村管理体制的矛盾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思想与现行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方式有比较大的冲突。土地整理的设计思想是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集约化利用土地,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与现行的农村联产承包的土地政策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有不小的冲突,突出表现在:零碎的耕地使用权属与建设大格田之间的矛盾。现在的农村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由与距离农民住宅的远近、田块质量的差异等原因多采用远近搭配(农田离住房的距离)、好坏搭配(农田质量、设施的好坏)的方式,单个农户所承包的土地较少,而且并非连片集中,而是零碎分散,这样的土地使用状况给土地整理中田块平整带来了比较大的阻力。整理后农民依旧把集中连片、整齐划一的大格田分割为零碎的小田块,难以达到方便农业机械耕作的目的,妨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让土地整理的效益大打折扣。

水利设施重建与现有水利利用格局的矛盾。整理以前的灌排水系大部分是依据自然形成的村组界线自发形成,或者说村组界线大部分依水系划分,两者相辅相成。改造重建时由于要为实施大农业生产服务,要建设满足大灌大排要求的大型水利设施,以提高整体灌排保证率,必然要打破原有保证小范围灌排的水系,也就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有的人因此认为设计方案不科学,还不如整理前经济实用。

依据建立大农业生产思想而设计的方案必定与实行小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民在土地平整、过路涵和放水口的设置、农用机械下田口的配置、灌排水系的调整布置、甚至田间道路的设置和取水水源等问题上存在不小的矛盾。

(2)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与当前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存在矛盾。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已经多元化,如从大型水库取水要支付水资源使用费,小型水库、泵站等水利设施已经承包给农户经营,因此为节约灌溉成本,有些农民就以农田周边的小坑塘收集雨水和田间排水为灌溉水源。土地整理后可能要填埋这些坑塘以增加耕地面积,建设节水型的硬化灌溉沟渠,引用大型水库的水进行灌溉,在现有小农业生产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少部分人的灌溉成本。所以有些农民不同意填埋这些坑塘,有的农民弃新修的硬化渠道不用,用潜水泵从排水沟或坑塘取水灌溉。

规划设计队伍有待整顿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一个微观上的设计,设计的对象就是农民田间使用的土地和沟、渠、路、涵、桥等建筑物,同时,它又是一个大范围的规划设计,平均一个国家投资项目涉及农田近3万亩,而且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不但设计任务相当繁重,而且需要对项目区的情况达到相当细致的了解。而有些设计单位就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的草台班子,实际经验和技术水平都不够,到项目区调查也是蜻蜓点水,三两天就结束了,根本来不及了解当地的水系和地理情况,当然设计出来的项目就不可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中没有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公众参与过程中的规划公示也只满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蒙混过关。当然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规划设计审查程序有待改进

目前的规划设计审查程序有点不合情理,熟悉情况的基层_门没有能力或不注重对项目设计的审查。而省级以上国土部门由于需要审查的项目太多,精力有限,又不熟悉实际情况,无从进行细致地审查。有些过分追求线形地物横平竖直的规划设计与不切实际的片面追求好看的审查也有关系。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基层_门只注重争取项目,争取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查批准,不注重对项目设计的把关,有些项目设计甚至是从设计单位拿过来后直接盖上章就上报了,部门论证也只是走走过场,设计的到底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到实施时才发现有那么多问题。

规划设计规程有待完善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也与农民的现实需求不相符合,比如在我们南方,生产路的宽度规定为2m,但在项目实施中基层干部群众大多认为偏窄,不利于农业机械下田作业,强烈要求加宽到。

3结束语

土地整理涉及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产权调整、路渠沟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要达到可持续土地整理目的,必须把土地整理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使之协调一致,整体最佳。具体应包括:面向问题设计。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并通过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影响土地合理、高效和方便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整体性设计。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影响甚至决定田块、沟渠、道路的设计;气候、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或决定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沟渠路的设计;整理区外道路、水系、地形等因素会影响整理区内主干沟渠路的线路设计,城镇布局会影响整理区内的土地利用设计,而且很多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10篇

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大赛。在发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要素、赋予时代内涵、满足多样化需求,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IP(知识产权)符号和商品、服务等。设置品牌策划、创意设计、营销推广、数字化方案等不同赛道,以赛促开发、促合作,吸引各类主体广泛参与,推介优秀文化创意项目和人才,打造高品质“土特产”产品和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建设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探索建立文化帮扶机制

乡村文化艺术基地培育。组织各地遴选文化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乡、村,根据文化资源禀赋条件推动建设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研学基地、农业文化展示区,纳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等。探索建立文化帮扶机制,利用乡情乡愁,鼓励引导文艺、教育、体育、学术等各界名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吸引文化团体、企业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文化资源创造转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地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扩大农村消费。

组织乡村特色活动总结展示乡村文化建设成果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全面总结和系统展示年度乡村文化建设成果,组织从事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代表交流研讨,举办农民艺术周、乡村音乐汇,组织乡村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技艺比赛等,推介乡村文化优秀作品、创意项目、文化品牌等,组织乡村产销对接、直播带货、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办成城乡互动、文化交融的农业嘉年华。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王朝阳 整理

乡村文化建设灌输式 第11篇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农村社区治理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点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观念逐渐深入每一位中国人心中。而农村社区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真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美丽中国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向全世界正式表明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同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中国面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发展环境。美丽中国指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协调,需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充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必须从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来推动乡村治理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协同治理、简约治理、为民服务的合作治理等多种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这些理念为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启发。而农村社区治理并不是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生态保护方面,农村社区治理不能牺牲农村经济发展机遇,而是要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全面发展,以此来确保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真正有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

二、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乡镇工业也随之兴起,导致资源出现过度利用。而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本身比较脆弱,资源相对比较紧缺,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极低的资源利用率也加剧了环境污染。例如土地过度利用使得农业用地急剧缩减,土质变差,农村用地出现了严重退化。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化逐渐转移向农村地区,农村用地被大量占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各种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另外,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日益严峻;而农业经济本身发展也会因为农药、化肥、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处在低点,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村民参与程度低。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需要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力量为农村社区建设提出更加有意义的建议,同时还要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监督,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社区34农村•农业•农民社会治理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来看,村民在参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相对较低,这直接会影响农村社区治理成效。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制度层面的缺失,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对于村民参与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利益表达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比较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参与;二是作为农村治理主体的农民,本身文化素质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其参与到农村治理中。(三)专业治理人才缺乏。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会治理需要各专业领域专业人才发挥出带头作用,但农村社区相对比较复杂。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毕业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可新毕业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且很多大学生将农村工作作为日后发展跳板,并不能真正扎根农村来作出贡献。这就导致了农村社区治理缺乏人才的支撑。

三、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路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村社区治理来说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是其核心问题所在。首先,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全面推动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的经济作物。充分发挥出资源优势以及农业技术优势,强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投入,让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农村各地全面推出特色农业经济产业,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推出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农业、绿色餐饮等产业发展模式。最后,要彻底扭转农村传统模式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逐步向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链方向发展。(二)健全法律法规。农村社区治理必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首先,需要结合农村治理中凸显出的关键问题针对农村社区治理中所需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其次,要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的有效性以及法律法规的执行。最后,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农村建设治理监管,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对村民的环保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最大限度避免工业生产对农业用地以及农村水资源造成污染,彻底扭转传统农村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脏乱差现象,同时也要对工业化城镇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进行严格控制。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农村发展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三)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部门应该将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导角色逐步转变为引导,通过不断强化农村日常管理工作来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强化宣传来积极培育农民的参与主体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充分确保农民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表达权来进一步拓展村民的民主参与渠道。(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难留住人才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逐步强化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逐步强化高效培养,可以在各大高校设置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二是针对农村地区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在农村地区除设置村干部和基层管理人员选拔制度外,还应该进一步增设相关管理服务岗位,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政府部门也应该逐步加大财政方面补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农村地区人才发展建立起更加公平的发展机制,这样才能为农村吸引更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强化,以此来促进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1(03):95-98.

[2]顾宇琦,韩芳.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现状调查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小拐村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02):145-150.

[3]傅李玲.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98-199.

[4]丁红玲,张境芳.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价值逻辑与策略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4):10-17.

猜你喜欢